近年來,慶元縣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生態與產業協調發展,堅持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書寫了一篇綠意盎然的美麗詩篇。2022年,該縣森林蓄積總量達167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6.35%,居全省首位。2023年,該縣入選全市甌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試點名單;慶元林場入選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名單;實驗林場榮獲全國林草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一是堅持高品質“增綠”,厚植“青+彩”城市底色。持續推進國土綠化美化、“新植1億株珍貴樹”和“彩色樹種”栽植三大行動,把牢整地挖穴、苗木規格、檢查驗收等關口,落實地塊、苗木、栽植技術選擇“三個標準高”要求,有效保障造林苗木成活率,為構建優質生態安全屏障筑牢基礎。同時,積極承接甌江山水工程、中央財政造林項目等育林造林任務,設立特別護綠基金、發起營造“功勛林”倡議,創新“線上捐資盡責、線下栽植盡責”全民義務植樹模式,營造“我為國家公園添綠”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新增百萬畝造林2.4萬畝;建設珍貴樹種示范基地1.5萬畝,新植珍貴樹321萬株;建設“一村萬樹示范村19個、國家級森林鄉村7個。
二是堅持高質量“提綠”,點綴“穩+優”森林亮色。以提高林分蓄積、提升碳匯能力,美化自然景觀、增強生態安全為目標,深入推進千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采取“三比較”、定期測土施肥等培育技術,實施萬畝杉木大徑材培育,創新“杉木大徑材+”復層經營,調控和優化森林組成和結構,打造穩定、多功能的生態系統,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經營。同時,實施鉛鋅礦廢棄礦山改建城市森林公園項目,通過原生群落的植物營造、功能性植物配套造林等方式,實現礦區生態環境的全面修復。截至目前,實施千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8.5萬畝;大徑材培育13850畝,慶元縣杉木大徑材培育技術先后獲得省科技興林獎三等獎和麗水市科技興林獎二等獎、三等獎。
三是堅持高標準“護綠”,鍛造“質+富”生態成色。以全市甌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試點為契機,持續推進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采取保育保護、自然恢復、輔助修復、生態重塑等保護和修復模式,充分發揮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自我修復功能,推動區域生態系統長期穩定。同時,堅持“因地制宜、集中資源、突出特色”原則,在郁閉的杉木、毛竹等林下套種多花黃精、華重樓等名貴中藥材,調整林分郁閉度,改善森林的水、氣、肥條件,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截至目前,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總面積13.58平方千米,投資9604萬元;慶元林場林業碳匯先行基地建設1640畝,碳普惠減排量備案19172噸;林下種植黃精3005.3畝、華重樓2739畝,估算五年后總產值可達2.4億元。
(慶元縣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